你知道吗?不同棋类游戏的复杂程度差距能有多大?有的棋几分钟就能学会规则,有的棋连世界冠军都会算到头晕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有趣的话题。
复杂度到底是个啥?
简单来说,复杂度就是衡量棋类游戏烧脑程度的指标。主要看三个东西:
-
棋盘大小
:格子越多越复杂 -
棋子种类
:不同功能的棋子越多越难 -
走法规则
:特殊规则越复杂越难搞
举个例子,五子棋就比围棋简单多了对吧?因为五子棋只用考虑连五子,围棋要考虑整个棋盘的地盘争夺。
复杂度怎么计算?
专业点说有个叫"游戏树复杂度"的指标,就是计算所有可能走法的数量。听着就头大是不是?咱们用大白话说:
- 象棋每步大概有35种走法可能
- 围棋每步能有250种选择
- 国际象棋每步大概30多种变化
看到没?光看这个数字差距就够吓人的。不过别急,咱们慢慢往下看具体的排名。
简单组选手
先来看看入门级的:
1.
井字棋
:9个格子,3岁小孩都能玩
2.
五子棋
:15路棋盘,规则超简单
3.
跳棋
:固定走法,规则一目了然
这些棋的特点就是规则简单,几分钟就能上手,适合完全没玩过棋的新手。不过别看简单,玩起来也挺有意思的。
中等难度组
接下来这些就需要动点脑子了:
1.
中国象棋
:32个棋子,7种不同走法
2.
国际象棋
:64格棋盘,6种不同棋子
3.
军棋
:需要记不同棋子的大小关系
这些棋的特点是要记的规则多了,走棋时要考虑的因素也多了。比如象棋要考虑"走日"象走田"这些规则,国际象棋还有"王车易位"特殊走法。
高难度组
现在来到烧脑区了:
1.
围棋
:361个交叉点,变化多到算不清
2.
日本将棋
:棋子还能升级变化
3.
西洋双陆棋
:要计算概率和策略
特别是围棋,有个数据很吓人:围棋的可能走法比宇宙中的原子数量还多!难怪AlphaGo要下围棋来证明自己厉害。
变态难度组
最后这几个,普通人类基本搞不定:
1.
立体象棋
:多个棋盘叠加着下
2.
星际争霸棋
:结合了多种棋类规则
3.
魔法风云会式棋类
:还要记卡牌效果
这些棋别说玩了,光是看规则书就能看晕。据说有些棋发明出来就是为了挑战人类智力极限的。
为什么复杂度重要?
你可能要问,知道这个有啥用?其实挺有用的:
-
选适合的棋
:新手别一上来就挑战高难度 -
训练大脑
:想锻炼思维可以选复杂点的 -
比赛观赏性
:复杂度高的棋比赛更有看头
我个人觉得,复杂度高低不代表棋的好坏。就像有人爱吃快餐有人爱米其林,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重要。
一些有趣的现象
说到这个,有个挺有意思的事。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类游戏往往玩的人不多,反而是象棋、围棋这种中等偏上复杂度的棋流传最广。这说明啥?说明太复杂的反而不好普及啊!
另外,电脑下棋的水平也和复杂度有关。像围棋这种超级复杂的,电脑花了很长时间才超过人类。而象棋电脑早就能碾压人类高手了。
怎么选入门棋类?
给新手小白几个建议:
1. 完全没玩过棋的:从五子棋开始
2. 想挑战自己的:试试中国象棋
3. 有耐心的:可以接触围棋基础
4. 喜欢策略的:国际象棋不错
记住啊,别一上来就挑战高难度,容易劝退。就像打游戏要一级级练上来一样,下棋也得循序渐进。
复杂度与趣味性的关系
这里要说句实在话,复杂度高不一定更好玩。有时候简单的棋反而更有意思,比如最近挺火的"斗兽棋"规则简单但玩起来特别欢乐。
关键是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。有人就爱琢磨复杂策略,有人就图个轻松娱乐,都没毛病。
电脑和人类的不同
说到这个,电脑处理复杂棋类的方式和人完全不同。电脑是靠暴力计算,人类是靠直觉和经验。所以你看,有些棋人类玩得好,有些棋电脑更擅长。
比如围棋,人类高手靠的是"棋感"电脑靠的是算力。现在最强的围棋AI,据说能看几十步之后的局面,这谁顶得住啊!
未来棋类发展
我觉得以后可能会出现更多新式棋类,结合传统和现代元素。现在已经有些电子棋类游戏了,加入特效和动画,让下棋更有趣。
不过传统棋类肯定不会消失,毕竟经过时间考验的都是经典。就像现在还有人玩几千年前发明的棋一样。
个人小建议
最后啰嗦几句:
- 别太在意复杂度排名
- 先找感兴趣的棋试试
- 觉得太难就换简单的
- 最重要的是享受过程
下棋嘛,本来就是为了开心。没必要非得挑战最难的,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最重要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?